
- 当前路径:
- 首页
- 参政议政
- 详情页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敏重点关注绿色低碳话题,围绕低碳转型结合冷链行业发展,提出打造智慧冷链产业,加快冷链行业绿色化发展。
制冷行业作为全球气候治理的重点领域,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已占全球总排放量的7%~10%。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李敏代表深知,加速降低制冷行业温室气体排放不仅是履行国际公约的需要,更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绿色低碳转型并非‘选择题’,而是关乎产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李敏代表今年进一步聚焦低碳转型,提出“推广低温储粮技术”、打造“从农田到冷链物流再到终端消费”的智能生态闭坏,减少制冷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助力“双碳”目标落地,推动制冷行业的绿色发展。
为此,李敏代表建议要构建智慧冷链新生态,具体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制冷行业减排多部门协同机制。建立部门协同机制,构建完整行业数据集合,开展长周期的行业预测,制定贯通全制冷行业的中长期制冷剂替代技术路线和能效提升目标,建立贯穿制冷全生命周期的统一政策和法规体系。
二是加速推动新型制冷剂研发及应用研究。通过重点、重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推动新型制冷剂发现、制备等居础研究。鼓励企业主导承担国家工程中心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加速培育低GWP制冷剂生产及应用产业。
三是建立制冷剂全生命周期管理完整体系。构建制冷剂全生命周期电子追湖系统,建立电子台账,建立制冷行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四是完善制冷设备及系统能效体系,推动高能效设备应用。制定制冷系统能效标准,及时更新低能效产品淮人水平。
“制冷行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行业合作,助力推动冷链物流智能化、数字化、平台化、低碳化发展,既能贯彻国家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也能为客户和消费者创造实实在在的效益和便利。”李敏代表举例说,通过绿色科技储粮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融合,在数字粮仓建设、粮食的静态监管等方面,保障仓储环节的节粮减损和优粮优储目标,实现农民增产增收;通过人工智能应用,借助“云”平台,可以为全球生命科学和食品冷链提供全流程数据监测服务,在为减少食品损耗创造价值的同时,确保药品和食品的安全与质量。
江苏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江苏民建和江苏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江苏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江苏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