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路径:
- 首页
- 思想建设
- 详情页
为热烈庆祝民建成立80周年,深化青年会员对民建历史与使命的认知,强化思想引领,激发责任担当,9月25日,民建昆山市委会组织青年会员成长研学教育活动。市委会组织委、宣传委成员及20名90后青年会员共赴中山堂、徐公桥小学大年堂(花桥)、胡厥文生平事迹展览馆(上海)三地,通过“学、讲、访”多元形式,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上午,活动首站落地中山堂。昆山市政协副主席、民建昆山市委会主委潘成刚出席会议,民建昆山市委会副主委蒋剑灵主持会议。会上,青年会员们接力朗读《中国民主建国会简史》核心章节,重温了“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政治信念。一个个鲜活的会史片段、一段段动人的先贤轶事,在交流中愈发清晰。马丽副主委分享了“社情民意”要突出“真实、准确、具体可操作”等撰写要点。潘成刚主委在总结中着重强调,青年会员是民建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承载着薪火相传的重要使命。要坚持以学为先,守纪律、讲规矩,做好政治上的“明白人”,要聚焦主责主业,敢担当、有作为,做好事业上的带头人,要善于深入调研,履好职、尽好责,做好参政议政的有心人,要勇于担当作为,强素质、讲奉献,展现卓越奋勇的新生力量。他勉励大家以此次学习为契机,从先贤“实业报国、为民发声”的担当传承里,找准精神根脉与行动方向。以更主动地担当参与参政议政,用青春智慧为昆山市民建事业发展注入蓬勃力量,努力成为推动组织进步的中坚骨干。
下午,队伍转赴花桥徐公桥小学大年堂,探访民建江苏省委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黄炎培与徐公桥乡村改进实验纪念馆。作为民建早期领导人黄炎培“乡村建设”理念的实践样本,馆内陈列的老照片、手稿与场景复原,生动展现了上世纪20年代黄炎培带领团队在徐公桥开展教育普及、农业改良、社会自治的探索历程。现场,陆丽梅副主委还为宋天骄等4名新加入宣讲团的青年会员颁发证书。
随后,队伍抵达上海胡厥文生平事迹展览馆。馆内,“实业救国”、”投身民主”、”建设新中国”三大篇章,完整勾勒了胡厥文先生的传奇人生。青年会员们驻足凝视:抗战时期,他组织“迁厂运动”,将沿海工业设备内迁大后方,为持久抗战保存经济命脉;新中国成立后,他推动民族工业技术革新,倡导“质量第一”,助力“中国制造”起步。一件件实物、一段段影像,让“爱国、务实、创新”的胡厥文精神直抵人心。
从中山堂的思想碰撞,到徐公桥的实践感悟,再到胡厥文展览馆的精神致敬,一天的研学之旅,既是一次历史的重温,更是一场思想的洗礼。青年会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与党同心、爱国为民、精诚合作、敬业奉献”的民建精神融入日常,在参政议政中显担当,在社会服务中践初心,用青春力量为昆山民建事业注入新动能。
江苏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江苏民建和江苏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江苏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江苏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