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路径:
- 首页
- 参政议政
- 详情页
近日,昆山市生态环境局就民建昆山市委会在昆山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上提交的集体提案《完善环境监管措施,优化昆山营商环境》进行了答复。
在工业化进程中,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逐渐凸显,“两山” 理论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方向。昆山作为工业重镇,环境监管对营商环境优化至关重要。民建昆山市委会在调研中发现,昆山环境监管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履行环评手续的义务尚未传达到所有企业;环评办理过程不畅;第三方机构乱象严重,行业存在恶意竞争,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不同区域环境监管标准和政策差异导致污染物转移。
对此,民建昆山市委会提出建议:一是推进环评打捆审批政策,在园区特别是群租厂区宣传该政策,推荐同地址、同时期、同行业新入园企业共同办理环评手续,实现企业、第三方、监管方三方共赢。二是推进环评告知承诺制,依托相关政策,将与民生息息相关及对环境影响总体可控的行业纳入告知承诺制流程,试点到期后完善方案、扩大适用范围。三是赋能驱动第三方治理模式,环评审批部门定期评估环保服务质量并通报,依据考核结果对环评机构排名、制定红黑榜,督促其提升服务质量与环评质量。四是实现区域间执法标准统一,完善跨区域跨流域执法监管统一标准,定期组织环境行政处罚情况通气会,协商处罚金额范围,磋商执法标准,避免污染物跨区域转移。市昆山生态环境局表示,近年来昆山在环境监管与营商环境优化方面已开展多项工作。在环评手续告知方面,通过短信、电话、实地巡查及环保大讲堂等方式,主动告知新注册企业环保手续要求;在环评审批效率提升方面,昆山开发区和昆山高新区开展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分别实施 9 个、6 个告知承诺制审批项目;在第三方机构监管方面,配合苏州市生态环境局开展检查,开发区和高新区出台相关管理办法,2023 年以来对 11 家检测公司处罚,罚款 86.3 万元;在区域污染治理方面,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规划中统筹用地布局、加强公众参与,住建局(城管局)开发建筑垃圾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2023 年至 2024 年溯源 “两非” 案件 97 起,向上海移交线索 48 起。
昆山市生态环境局表示,下一步,将结合民建昆山市委会提议,进一步优化环境监管,助力营商环境提升:一是做优环评服务,贯彻相关文件精神,鼓励开发区、高新区推行环评告知承诺制,试行同类项目打捆审批,探索 “AI + 环评” 数字化模式;二是强化考核培训,做好环评单位检查,组织编制人员培训,对服务不佳的环评单位采取约谈、扣分等约束措施;三是做好指导服务,借助企业接待日、政企恳谈会等渠道,了解企业诉求,提供政策与技术支持,协调解决审批问题;四是加大宣传力度,依托环保网格化监管,每季度向企业发放宣传手册,通过多种平台宣传政务流程等信息;五是优化监管措施,依据《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裁量规则》统一执法标准,加大非法倾倒垃圾打击力度,开展联合执法与司法联动,实现 “全链条打击”。
江苏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江苏民建和江苏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江苏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江苏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